如此一來,無力建立社會關係的無家者,似乎不會也不該是社會學研究的題目。
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香港世界宣明會今年初曾捲入爭議,有捐款者指,機構在電郵及年度報告中,助養兒童近照時常重複,擔心自己受騙。
香港世界宣明會其後致歉,解釋是未附上助養兒童的最新照片。香港世界宣明會強調,每位兒童於參加助養計劃前,會先與父母或監護人簽署同意書,讓他們知悉計劃在社區的推行及他們的參與,機構會不斷加強與助養者溝通,並繼續審視及改善現行機制,讓助養者更了解捐款對孩子和社區的成效。翻查香港世界宣明會2020年審核報告,公眾捐款額按年跌11.1%,由8.35億港元跌至7.42億港元。」 Ianoran決定直接與受助人溝通,傳送助養報告的相片,對方確認是相中人,但否認收到任何捐助,更稱對宣明會資助不知情,只知道有人找他拍照(I only know that I was photographed but I did not write anything)。(圖片由Ianoran Lhm提供) Ianoran批評,慈善機構一旦無法把關,捐獻就會變成詐騙,「可能是當地機構有問題,找一些人拍幾張照就裝作是受養人,誰在騙已經不重要,都幾肯定捐款去不到有需要人士手上。
他主動查詢,對方承認是助養報告的相中人,但強調沒有收過宣明會的援助。) 文章獲作者授權轉載,原文看作者Facebook 責任編輯:Alvin 核稿編輯:Alex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但從我下面的分析可以看出,這樣的結論是錯誤和危險的
文:權自強 這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家暴渣男事件,在詹宏志先生的2千字聲明及請辭國策顧問中,又迎向了另一波的高潮。臉書上有一個功能,可以看出兩個人的共同好友有誰?當有陌生人來加好友時,很多人會先看兩人有什麼共同好友?如果看到某個名人朋友也是你的好友,答應好友的機率就會高很多。以這次渣男事件而論,受到暴力相向的女委員固然很值得同情,但有一點一直沒有人提出來討論,就是這位渣男在認識委員甚至後來交往的期間,不曉得私下或公開曾經利用過多少「委員」的光環來做事或拓展他自己的人脈? 從詹先生的辯解書裡可以很清楚地看到,他在很多場合都會運用委員的關係,甚至他母親的告別式,說不定很多人也是衝著委員才去慰問示好的,委員明知自己的社經地位與權力,還是放縱身邊親友去濫用關係,其實也是未來需要好好自我檢討的地方才是。認識名人不難,但名人要認識你就困難多了,尤其是如果雙方是不同性別,那更需要拿捏好尺寸,很容易就被視為是騷擾或別有居心。
例如這位渣男就很成功利用了他母親病重過世的事件,拉近了很多名人和他之間的關係。而且愈是小型有機會互動的愈好,這樣在活動中間休息時間或結束時,就可以特別跑過去和主講人聊個幾句,一定要說是他的忠實粉絲,要求合影留念,就算要付一些報名費,也絕對是很划得來的投資。
如果你是個名人,圍繞在你周遭正在從事「人脈詐騙」的人可能不在少數,行事務必要更加謹言慎行,千萬不要被別有心人利用而不自知,畢竟知人知面不知心,這年頭要清楚認識一個人真正的本性,實在是太困難了。偶爾還要開心的去做一些公益,PO出汗流夾背的照片,並且號召大家一起加入,就可以營造一種陽光開朗的無害形象。從陌生人到粉絲,再從粉絲變成網友,已經是很了不起的進展,要想從網友再變成朋友,這又是一大躍進,關鍵點就在能不能製造任何一次私下聚會或碰面,這真的要靠把握機會。但如果你經常發表一些比較長的時事評論,或是轉分享一些看起來很有深度的內容,藉以彰顯自己與眾不同的品味和觀點,那久而久之,可能就會給人一種「此人很有想法」的錯覺。
通常「人脈詐騙」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連結。名人的粉絲通常眾多,要如何在這些粉絲中脫穎而出,就要靠持續保持互動,而且在特定時刻展現自己與眾不同的一面。(是捲起袖子那種照片,千萬不是「秀」自己捐了多少錢) 第四步是拉近關係,建立私人友誼。即使其他名人不像詹先生一樣幫忙傳訊息去給媒體,也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成了他去詐騙別人的共犯,這有時是防不勝防的。
很有可能這位「名人」從頭到尾都不曉得自己已經成了他的行騙道具之一,合照、社群關係、對話記錄,都能說明兩人的友誼,於是他有可能透過這個友誼,再去贏得更多的友誼,或是取得一些資源。想拉近關係還有一種方法,就是在社群平台上曝露自己最近遭受的重大打擊或挫折,但不是用抱怨的口吻,只是表示自己的痛苦和脆弱而已,而且還要設定只有「朋友」才看得到,就算這位名人朋友沒有主動上來幫你留言打氣,可能也會不經意看到你的處境,因為知道了你的重要秘密,兩人就會在無形中拉近了不少距離。
我不想評論詹先生是否對錯,但從他的描述當中,我們大概可以推測出這位男主角的成功之道,並非只是用「騙子」兩個字來形容那麼簡單,假設把詹先生當成一個詐騙受害人,我們可以看到他是如何一步一步淪陷,最後甚至還變成了「共犯」。千萬不能過於激進或頻頻示好,要循序漸進保持耐心,等待好機會的來臨。
最後一步就是「一起」去騙人。尤其是在臉書上互為好友,雙方都會看到對方的塗鴨牆內容,這時就進入到最關鍵的第三步:打造自己的良好形象。例如你會千里迢迢跑去聽他的演講,並且全神貫注,甚至買了他的一些書或作品展現不是口頭上支持而已。而且就像釣魚一樣,他一定會同時經營很多段人脈關係,最後會營造出一種互相加乘的效果。然後一個牽一個,最後認識的名人好友就愈來愈多了。如果在臉書上每天都只會抱怨一些生活瑣事或怨天尤人,那可能只有你很熟的朋友會想看並且給你加油打氣,一般網友大概都會敬而遠之。
例如,有些名人會在社群平台上賣一些二手商品,如果你藉由面交的機會面對面講了一些話,關係馬上會拉進不少。參加一場還不夠,最好多參加幾場,讓這個名人留下一點印象,再利用後續有問題想請教的名義,加到這位名人臉書或Line好友那就成功了,代表有機會展開下一步動作,就算不能加到Line好友,能夠在臉書上追蹤,未來貼合照時可以標籤這個名人,也是一個重要收穫。
如果在上述幾個步驟中,已經成功了把名人變成了「朋友」,偶爾還會私訊或私賴幾句,互相關心或加油打氣,那就完成了一個重要人脈佈樁,接下來等待關鍵時刻再讓這個朋友亮相出場。公眾人物免不了會有一些公開演講活動,打聽好情報搶先報名就對了
最後一步就是「一起」去騙人。文:權自強 這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家暴渣男事件,在詹宏志先生的2千字聲明及請辭國策顧問中,又迎向了另一波的高潮。
我不想評論詹先生是否對錯,但從他的描述當中,我們大概可以推測出這位男主角的成功之道,並非只是用「騙子」兩個字來形容那麼簡單,假設把詹先生當成一個詐騙受害人,我們可以看到他是如何一步一步淪陷,最後甚至還變成了「共犯」。而且就像釣魚一樣,他一定會同時經營很多段人脈關係,最後會營造出一種互相加乘的效果。公眾人物免不了會有一些公開演講活動,打聽好情報搶先報名就對了。通常「人脈詐騙」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連結。
以這次渣男事件而論,受到暴力相向的女委員固然很值得同情,但有一點一直沒有人提出來討論,就是這位渣男在認識委員甚至後來交往的期間,不曉得私下或公開曾經利用過多少「委員」的光環來做事或拓展他自己的人脈? 從詹先生的辯解書裡可以很清楚地看到,他在很多場合都會運用委員的關係,甚至他母親的告別式,說不定很多人也是衝著委員才去慰問示好的,委員明知自己的社經地位與權力,還是放縱身邊親友去濫用關係,其實也是未來需要好好自我檢討的地方才是。如果在上述幾個步驟中,已經成功了把名人變成了「朋友」,偶爾還會私訊或私賴幾句,互相關心或加油打氣,那就完成了一個重要人脈佈樁,接下來等待關鍵時刻再讓這個朋友亮相出場。
想拉近關係還有一種方法,就是在社群平台上曝露自己最近遭受的重大打擊或挫折,但不是用抱怨的口吻,只是表示自己的痛苦和脆弱而已,而且還要設定只有「朋友」才看得到,就算這位名人朋友沒有主動上來幫你留言打氣,可能也會不經意看到你的處境,因為知道了你的重要秘密,兩人就會在無形中拉近了不少距離。然後一個牽一個,最後認識的名人好友就愈來愈多了。
參加一場還不夠,最好多參加幾場,讓這個名人留下一點印象,再利用後續有問題想請教的名義,加到這位名人臉書或Line好友那就成功了,代表有機會展開下一步動作,就算不能加到Line好友,能夠在臉書上追蹤,未來貼合照時可以標籤這個名人,也是一個重要收穫。尤其是在臉書上互為好友,雙方都會看到對方的塗鴨牆內容,這時就進入到最關鍵的第三步:打造自己的良好形象。
偶爾還要開心的去做一些公益,PO出汗流夾背的照片,並且號召大家一起加入,就可以營造一種陽光開朗的無害形象。如果你是個名人,圍繞在你周遭正在從事「人脈詐騙」的人可能不在少數,行事務必要更加謹言慎行,千萬不要被別有心人利用而不自知,畢竟知人知面不知心,這年頭要清楚認識一個人真正的本性,實在是太困難了。例如你會千里迢迢跑去聽他的演講,並且全神貫注,甚至買了他的一些書或作品展現不是口頭上支持而已。而且愈是小型有機會互動的愈好,這樣在活動中間休息時間或結束時,就可以特別跑過去和主講人聊個幾句,一定要說是他的忠實粉絲,要求合影留念,就算要付一些報名費,也絕對是很划得來的投資。
如果在臉書上每天都只會抱怨一些生活瑣事或怨天尤人,那可能只有你很熟的朋友會想看並且給你加油打氣,一般網友大概都會敬而遠之。例如,有些名人會在社群平台上賣一些二手商品,如果你藉由面交的機會面對面講了一些話,關係馬上會拉進不少。
臉書上有一個功能,可以看出兩個人的共同好友有誰?當有陌生人來加好友時,很多人會先看兩人有什麼共同好友?如果看到某個名人朋友也是你的好友,答應好友的機率就會高很多。但如果你經常發表一些比較長的時事評論,或是轉分享一些看起來很有深度的內容,藉以彰顯自己與眾不同的品味和觀點,那久而久之,可能就會給人一種「此人很有想法」的錯覺。
即使其他名人不像詹先生一樣幫忙傳訊息去給媒體,也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成了他去詐騙別人的共犯,這有時是防不勝防的。(是捲起袖子那種照片,千萬不是「秀」自己捐了多少錢) 第四步是拉近關係,建立私人友誼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 爱不忍释网 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